公告版位
  • Nov 25 Sun 2007 22:46
  • 置頂 無題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Nov 24 Sat 2007 14:12
  • 置頂 遊記

星期二去了蘇州樂園
四年前曾去過一次
發覺這四年來都麽什麽改變的說
和同學髮着HC地去坐了旋轉木馬
有一種回到童年的感覺
好像自己還是那個幼稚到可以的小不點
坐在旋轉木馬上聼《北極星的眼淚》
和平時是不一樣的
因爲快樂與悲傷完美的互相交錯
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情
不知自己究竟該笑還是要哭泣
去玩腳踏船
我們踩得累死可還是麽回到原點
和同學做着超級誇張的動作拍照
然後一起看着照片狂笑
在那裏看到有買超大的“太陽花”
一下子想到小寧額某張照片
於是一時衝動買了兩朵
一路抱着它們笑得好像白癡

她們都說我發癡了
我說:“就是因爲發癡才買呀,不然就不會買類!”
難得放鬆的一天
有點無聊但卻很開心~~~

思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説今天是報分數的“大喜”日子
明天是秋游的“大悲”日子
真的是要被她弄瘋了
短短一天這麽大的心情變化
遲早要被送進“中山公園”的後面
昨天買到VD的帽子類
興奮的說哦!
一天一個心情
一天一件“大事”
不知道明天還有什麽“驚喜”在等着我
蘇州哦
唉,這個垃圾學校早干嘛去了
想當初......
算了,不談了
想想就讓人覺得傷心
漫長的星期一
緊張、鬱悶、失落...
好在它就要結束了
我最親愛的
報分數的“大喜”日子
要提前跟你說聲
Bye Bye !
轉個身,又是美好
告訴自己
Don't worry
Everything all right !!!

思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期中考真是要我老命
整天辦着手指在算科目
唉~想想就覺得作孽
真不明白干嘛要考試類
鬱悶ING
只怪平時日子過得太舒坦了
有句話説得好:
暴風雨前的寧靜纔是最可怕的!
害怕考試卻還是逃不過它的魔爪
是最近很倒楣還是生來命裏犯刹星
無解~
人生就是這樣吧
有很多問題永遠都是無解的
這樣的人生才精彩
才有意義
人生本來就是那麽的不簡單
每天都在瞬息萬變
可是這些變化又都隨着個人每一次不同的選擇而成就
考試咯
考就考吧
大不了失敗
大不了從頭開始努力
嘻2~
加油咯!!!

思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最近要參加辯論,論題為“哈佛女孩與當代雷鋒哪個更能體現個人價值 ”
就當代社會而言我覺得哈佛女孩要能体现自我价值,毕竟在别人眼中学历仍然还是衡量一个人的主要凭证之一,这是社会因素造成的
其次高学历是高收入的必要条件之一,而高收入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是自我因素造成的
何况高等学府培养地不就是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吗?
既然如此,“哈佛女孩”其实也可以是当代雷锋,但反之,当代雷锋就只是 精神层面上的,而不可能成为“哈佛女孩”
例如:一名医生和一位普通人坐在公交车上都可以为一位老人让座,但医生可以拿起手术刀拯救别人的生命而另一個人就不行
綜上所述,我認爲哈佛女孩更能體現個人價值!

把我的开篇陈词PO上来

各位老师,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哈佛女孩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首先个人价值是一个表示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的概念,它来源于劳动和创造。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要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如果我们将人生价值比做一个函数曲线的话,那么横坐标就表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纵坐标则表示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比互动关系。
哈佛女孩是高学历的代表,但并不是人性淡漠的反面教材!
高等教育本就是在培养有才有德、德才兼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而言高学历并不代表着道德与精神的缺失,相反地,他们都有着较高的国民素质。
而就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而言,即使每次一个人可以帮助解决3个人的温饱问题,那么即使有一千个人也只能帮到三千个人,而我国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所研制的水稻杂交已被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的专家到中国来取经,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引种了杂交水稻。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这是他凭借自己的知识为整个人类带来的福音。难道他的个人价值的体现不比雷锋高吗?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哈佛女孩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思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看了一點《安妮日記》,看完后腦子裏浮現的的第一個鏡頭是 — 《美麗人生》
永遠記得《美麗人生》裏那位有趣的父親
在納粹集中的日子裏,他用自己的方式為兒子在心裏保留了一個完美世界的形象
記憶最深的是在男孩的父親被殺害之前
盟軍解放集中營的前夜,德軍大肆轉移猶太人並進行屠殺
父親讓兒子躲在一個箱子裏,並且告訴他只要到天亮前他不被人找到,那遊戲就結束了他會是冠軍,結果父親卻難逃德軍的殺害,他在被槍殺前還以一種“搞笑”的方式為兒子留下最后一次“幽默”
兩個故事都敍述在二次大戰時期,也同是被“上帝選中的”不幸的人,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却是那些美好的东西
每次回想都會不自觉地想要流泪
却不知究竟是因为故事太感人,还是因为他们那段惨不忍睹历史
是什么让一个民族遭到如此歧视以至于要彻底毁灭他们
是什么让一个民族遭到如此打击后仍顽强的“活”了下来
民族本没有优劣之分,又何以强加!
安妮是那样的渴望和平,那样强烈地想要活下去,甚至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理想
但是上天最終没有给予她这个机会
在安妮的身上反射的是一個深受迫害的民族受發出的低沉而無力的呐喊
也是最後的呻吟......


思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